绍兴美特翔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南京打造世界体育名城,先让公众发声

编辑:绍兴美特翔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19/06/05
对南京人来说,这几天看到的“最吸引眼球”的新闻,莫过于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动员大会。会上不仅正式提出南京要在3年内基本建成亚洲体育中心城市,更是要求到2020年把南京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国际集聚辐射能力的世界体育名城。

南京要打造的“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有其明确的目标定位,可用“一城、两中心、两基地”来概括。即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的活力之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中心,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体育文化交流中心,国家体育人才教育和培养基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但实事求是的说,就南京的普通百姓而言,对上述的“体育名城五大建设内容”,并不是所有方面都会“举双手赞成”的。这其中既有让他们感到欢欣鼓舞的,又有使他们感到疑惑甚至是抵触的。这就需要南京市的决策者全面听取民意,科学合理规划,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好事做砸”。

南京市民最欢迎的“体育名城”内容,就数要打造“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的活力之城”了。现在南京的普通市民,要进行正常的健身运动,不是场地太少,就是成本过高。有的城区几十万人,才有一个对外开放、只能打打篮球和羽毛球的小型运动馆;不少运动场地还租赁给了私人经营,甚至还改头换面成了商场和饭店,体育部门只管赚钱,轻视对公众的服务;用纳税人巨资为十运会建设的奥体中心场馆,也因高价使普通市民“消受不起”。晚上下班后到奥体中心打一小时羽毛球,场地费就要40元,换成乒乓球,也要每小时25元。折算下来,比住经济型酒店的价格还要高。如果每周有几次这样的健身运动,普通市民的支出成本就要大大的增加。

这次南京市提出要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扩大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对市民的公益开放范围,使市民在10分钟左右时间就能找到一处可供健身的设施、场馆或场地,并且能有健身组织、健身指导服务,这从一定程度解决了市民健身运动最感头疼的场地不足的问题。但是,现有体育部门名下的运动场地过度商业化、缺乏大众化公共服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在发达国家,很多运动类的健身设施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南京要打造体育名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公益化问题。人们不能要求南京所有的体育设施都免费开放,但至少应该是微利和保本,绝不能使用公共财政和纳税人的钱建造起来的体育场馆变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只有健身设施公益化,才有可能达到南京市所提出的让55%以上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目标。

老百姓对南京打造“体育名城”最担心的,还是南京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中心和体育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国家的体育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南京的纳税人又要为此掏出多少真金白银,会不会使南京市民的民生福利和社会保障受到影响。当初南京申办青奥会,就有一些市民表示不满甚至抵触。认为其花了纳税人的巨资,又没有给南京市、尤其是普通的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次,南京市要打造体育名城,从推出的计划看,不仅要“建设南京青奥博物馆”,“打造世界青年体育培训中心”,还要“举办世界青年奥林匹克文化节”等。每一项计划,无不需要南京市政府的巨资投入。而世界上大多数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也基本上没有如此的“大手笔”。此外,南京市政府每年还要设立0.5亿-1亿元的市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以资助、贴息等方式扶持体育赛事、项目、企业、人才等”。

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一些南京市民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也正是因为有了主人翁的精神,他们才会提出这些疑问和不解。作为政府部门和官员,南京市有责任向市民解释清打造“体育名城”的总体方案。也更应该把一些该交由市场来解决的国际赛事中心和体育交流中心以及国家的体育人才培养和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通过市场运作来解决,而不能一味让政府用公共财政及纳税人的钱来大包大揽。

作为人民的公仆,不仅要有所作为,更要使自己的所作所为让人民群众满意。要做到这一点,决策的民主必不可少。打造“世界体育名城”,南京的父母官可否更多的听听普通市民的意见。南京市这项宏伟蓝图,只有吸纳了广大市民的真知灼见,才能保证好事做好,而不至于走向歧途。